上述研究团队负责人、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者格日力介绍,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内蒙古等西部牧区和半牧区。
上述课题组首席研究员汤锋、重要研究者周振介绍,包虫在人体器官内的生长如同癌细胞扩散那样肆无忌惮、势不可挡,在内科学领域尚没有有效阻止方式,而这项研究成果找到了可以抑制“虫癌”发展的有效手段。
其中泡型包虫病呈肝脏浸润性生长,晚期似肝癌样转移,能转移至肺、脑、乳腺等脏器,临床有“虫癌”之称,严重危害我国西部牧区人民身体健康,已被我国列为重点防治寄生虫病之一。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2012年,青海省人群包虫病平均患病率为0.63%,之后一直下降,2021年下降至0.17%。(完)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10月26日电(陈芃 张添福)中新网记者26日从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格日力教授团队最新发表研究成果《应用多房棘球绦虫亮氨酸氨基肽酶靶向治疗泡型包虫病的效果评价》,标志着科研人员找到了可以抑制“虫癌”发展的有效手段。
国际寄生虫领域知名专家墨西哥城自治大学专家阿尔瓦雷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专家骆学农一致认为,该项研究的重大突破在于首次发现亮氨酸氨基肽酶在多房棘球蚴感染宿主囊泡形成和浸润性生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重大意义在于为泡型包虫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候选疫苗抗原。
据悉,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官方期刊《免疫学前沿》最新发布了格日力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多房棘球绦虫亮氨酸氨基肽酶靶向治疗泡型包虫病的效果评价》,这项成果对推动包虫病防治这一世界性难题实现了重大突破。
文章来源:《高原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gyyxzz.cn/zonghexinwen/2022/1026/1303.html
上一篇:我国高原医学事业“拓荒者”吴天一 :扎根青藏高
下一篇:何尊铭文上的指哪里
高原医学杂志投稿 | 高原医学杂志编辑部| 高原医学杂志版面费 | 高原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 高原医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高原医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